第431章 没有北川秀,就没有市场号召力(1/4)
“我们三人就像流星,毫无目标地飞逝,不知将在何处燃烧殆尽。但不论何时,都会有一根纽带将我们紧密相连:一定要手刃凶手!
——为看英仙座流星雨,年幼的三兄妹深夜偷偷外出,孰料父母竟惨死家中。
他们的童年随之被剥夺,人生轨迹也彻底偏离常规。
以流星之名,三兄妹立誓寻到凶手。
在那之后,命途多舛的三兄妹以欺诈为生,潜走于城市的灰色地带。
悲伤的回忆、酸楚的噩梦始终如影随形。
14年时间弹指一挥,案件追诉时效将尽,他们的苦苦寻找忽然有了惊人的发现。
然而,他们赌上一切的精心计划,却横遭痛彻骨髓的命运抉择.”
《流星之绊》的抬头,有超长的小说简介。
这在90年代的日本文学杂志上非常罕见。
因为此时的日本文坛,还崇尚着以“藏”为核心的写作理念。
大部份作者认为在写作过程中把最精彩的部分“藏”得越深,读者的期待和好奇也会越多。
只有那些恨不得在开局就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儿抛给读者的大众文学,才会“恬不知耻”的将小说精髓放在开篇,甚至是最前面的简介上。
加入《北川》后,由于出版社的调性问题,薰子接受的还是最正统的出版社编辑培训。
严肃、苛刻、不苟言笑、对待作品和作者一视同仁.
这是主编给她做单独培训时就反复强调过的必备品质。
虽说1995年3月,北川老师横空出世,以一己之力打破了日本文坛所有作品都偏向繁琐晦涩文风的囚笼。
但北川老师只有一个,普通的作者却有千千万。
时至今日,大部分出版社还是认为不能随意让作者偏离正道,走前途未明的新路。
那样的风险性太大,不是一个两个人能承担得起的。
因此这次的“北川党”对垒守旧派,也是无数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战。
未来日本文坛究竟该朝什么方向发展,就将在这一战后正式揭晓了!
看到传统出版社里的领头羊河出书房,竟然放任头部作家在简介里如此直白的“泄露卖点”。
薰子颇感惊异,觉得自己的从业理念又受到了一次冲击。
其实在之前的培训学习中,她就很苦恼。
《北川》编辑部总体求稳,只有面对北川老师的作品时才敢大胆all in。
而像她这样,新时代的一批新编辑,则更倾向于激进的运营策略,认为新人白纸作家们也该有同等待遇。
这一点,北川老师也非常支持她,认为她的想法是超越时代的。
奈何薰子在编辑部还是人微言轻,就算刚出道就手握《浅草红团》这一大杀器,外加还有不少出了点成绩的白纸作家,但终归在编辑部的前辈们眼里,还是个高中没毕业的实习小屁孩。
看到《文艺》编辑部如此开明,薰子有点艳羡那边的编辑。
叹了口气后,她继续低头看书,先集中注意力欣赏东野圭吾老师的新作。
和简介里介绍的一样,《流星之绊》的剧情并不复杂,讲的就是三兄妹多年来一起寻找杀害父母之凶手的故事。
小说的设定和世界观沿用了东野圭吾最熟悉的那一套。
开局抛出一个强悬念,然后让主角们因种种原因陷入困境,但他们没有放弃,不折不饶的坚持查案和活下去。
小说的总体底色让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