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1章 我不服输,希望你们亦是如此(2/4)
各种官方口吻来敷衍受害者的家属。有着强烈正义感的文学部学生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,便去各种抗议、强烈谴责,然后帮受害者家属们维权、募捐等。
原本来往的其他学生对这批热血青年并不感冒,对他们每天叫卖的文学杂志也兴趣索然。
但此刻看到大红条幅上的猩红字体,他们的同理心和恐惧感被彻底激发了出来。
没一会儿功夫,大红条幅前就汇聚了上百名哥国立大的学生。
他们一边掏钱捐款,一边听从文学部学子们的推荐,从纸箱里拿走了一本又一本崭新的文学杂志。
“这位同学,请仔细阅读一下《拉美文学百年鉴赏》里最新连载的那部《海边的卡夫卡》,相信它一定能慰藉你受伤的心灵。”
文学部文学社团的负责人一边卖书,一边严肃地对每一个买走了《拉美文学百年鉴赏》的同学这么说道。
昨晚埃尔南多老师亲自打了电话给他,让他在今天的慈善募捐活动上大力推广《海边的卡夫卡》,这让他受宠若惊。
在听到这是那位北川老师的新作时,他更是干劲十足,一大早就拉了文学社团的同好们来到学院门口摆摊。
可惜从早忙碌到现在,他自己还没来得及看《海边的卡夫卡》。
又一波购书募捐的同学离开后,他终于能喘一口气了。
“学长,您休息一会儿吧,这里的工作交给我就行了。”一名女社团成员走来说道。
他接过对方递来的水杯,微笑着点了点头,便一屁股坐了下来,顺手拿起一本拆封了的《拉美文学百年鉴赏》,迫不及待地翻到了《海边的卡夫卡》连载的那一页。
“谨以此书纪念全球各国为抗争宿命而奋斗不止的所有斗士们——北川秀。”
在小说的抬头,北川秀老师用哥伦比亚语亲笔写下的寄语看得他一阵头皮发麻。
听书名,他以为是那种文艺范比较足,又结合了弗朗茨·卡夫卡大师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言情类小说。
毕竟北川老师最优秀的几部作品,《挪威的森林》、《雪国》、《伊豆的舞女》,以及刚出道时写的《青春三部曲》都是那样的小说。
可看到这个抬头,他马上意识到,这部小说和以往的那些不同。
“好好推广它吧。不仅是为了给一位被玷污了名声的文学大师正名,也是为了我们,为了你自己。”
昨晚电话里,埃尔南多教授的这番话让他很是疑惑。
他不懂一部小说和自己又有多大的关系。
现在看.
“居然还有序言!北川老师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小说前面写序言了!”
他继续看下去,愕然发现北川秀在正文前还写了一篇简单的序言。
“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古希腊神话《俄狄浦斯王》。
在详细了解了这个神话以及其所有的改编作品后,我才决定正式动笔。
小说于1998年12月4日开篇,于12月8日早9点完结。
在写这部小说前,我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二三十岁的男性。
他们居住在东京等大城市,从事专业工作或干脆失业,性格偏丧气。
从社会角度来看,这些绝不是社会评价很高的人物。
我想描写他们这类人的生活方式,价值观念,以及他们在人生旅途中个人经历过的人与事。
即我想描述他们的人生,他们视野里所展现出来的这个世界的全貌。
但在这部作品里,我想写两个少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