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(26/74)
多元化一些的。”楼小乔送了一口气:“这件事她倒是没跟我讲。”
小帅学校离得近,放学都是跟着小伙伴一起回家,最近接孩子的都是张玉娇,楼小乔反而来的少。
亭亭这孩子,原本也是不挑食的,但自从楼小乔穿越过来了以后,小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,小孩子哪里会忆苦思甜,马上就忘了以前的苦难日子了,吃东西也不像一般孩子好糊弄。
楼小乔开始反思自己,对孩子们是不是太好了啊
这个年代的学校,能把孩子喂饱就不错了,质量是木有质量的,县城里头的中学也木有质量!
还是要教孩子学会吃苦耐劳,不然以后饿肚子的日子多着呢。
“谢谢你啊小杨老师,等晚上回家我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“你知道就好了,最近总来接亭亭的是琴琴妈妈对吧,琴琴吃饭就很好,她们两个玩的好,我也想让亭亭跟琴琴学一学,中午要是吃不饱饭,孩子一整个下午都受罪,这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。”小杨老师说:“伙食上讲,我们幼儿园比一般的幼儿园好多了。”
楼小乔又被伤害到了,为什么琴琴吃饭那么乖呢?
还不是因为琴琴家里的伙食不咋样,来幼儿园自然能乖乖吃饭。
小杨老师很幽怨的说:“学校每周给孩子们吃一次鸡腿,别的孩子还好,亭亭都不吃的,都给了琴琴”
鸡腿还不好吃吗?
楼小乔精神一震:“鸡腿是不是有皮?”
小杨老师:啊,鸡腿肯定有皮。
楼小乔磨牙:“我知道了,回头我说说她。”
吃饭这方面,亭亭比较龟毛,软软的东西不吃,嫩嫩的东西不吃,主打一个牙口好,只吃硬的。
鸡腿不是不吃,是因为鸡皮觉得恶心,刚开始楼小乔还觉得这孩子品味真独特,听说去了学校一些臭毛病都能改过来,没想到到了幼儿园还是这个样子。
楼小乔谢过老师,回去的路上都在想着亭亭的事情怎么搞,结果一回到家就接到了陈妮的电话。
“我们厂引进的新的流水线到了,厂里正在培训员工,你要过来看看吗?”
“是什么产线,做什么的?”
陈妮的声音带着压不住的喜悦:“做卫生纸的啊,厂里第一批纸快要生产出来了,你要不要来看看?”
这条产线是从国外引进的,为了买这个产线,把以前的草纸生产的车间都重新装修了一下,厂里也准备了近一个月,现在时代在变,现代化工艺的东西也都在改革,之前厂里有想过买个低端点的机器就行了,但楼小乔跟陈妮都认为,要做就做市面上最好的,越好的技术,淘汰的也越晚。
他们参考了同类型的产品,现在都是摆在超市里最好的位置。
“行啊,什么时间出成品?”
厂里最近跟过节一样,不少人都把希望放在了新品出来这上头。
陈妮也是如此,原来厂里的四大金刚的产品,现在只有一个书写纸还不错,业务量直接砍掉了三分之二,如果卫生纸能做起来,勉强能回到厂里的巅峰状态,她是一心想把厂子做好,也是把这个工作当成事业做的,比一般人要付出更多的耐心,所以一提到这一次采购的机器,比谈起她家那个快要中考的儿子还兴奋。
“我看看排产日期啊,大概是下周,你有空吗?”
楼小乔想了想:“行,你提前一天给我说。”
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。
自从造纸厂砍掉了一部分人,同时又让一部分不愿意干活的老职工们内退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