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(30/74)
他为什么敢这么理直气壮的来,还不是族里面几个伙计撺掇的?
同是族人,大家当然都想沾点光了,但都是下井村的人,看问题的立场就完全不一样。
楼小乔在他们村,可没少干好事,卖腊肉那一阵子就不说了,就看看她对张玉娇,看看她对王凤,跟她关系好一点的现在都过的不错,明眼人这一看就知道楼父这是什么意思了,于是七嘴八舌觉得说起来。
“他们不会以为,养个孩子是养的牲口吧,孩子赚的钱,他想怎么分就怎么分?”
“这么糊涂,以后儿子也不会孝敬他们的,你看看邱癞婆就知道了,偏心闺女,可闺女也不回来了,老了老了三个儿子都不想管她了,好日子还在后头呢。”
楼父自然是听不进去这些的:“我不管,我要你们村干部出来说话。”
这群都是妇人,自然站在闺女那头。
女人没见识!
楼父能这样理直气壮,也是因为他从心底里就认为,子女的钱他有绝对的支配权。
自己女儿家里盖房子这么大的事都不跟他商量,这就是不对。
有钱不孝敬父母,优先自己享受,就是不对。
一个女人,过上了男人都没有过上的生活,就是不对。
楼小乔知道这种老年人有多固执,是说不通的。
“那行啊,你要找我们村干部是吧,麻烦找人去请请王山。”楼小乔说。
村干部的其中一个工作,就是调解家庭纠纷的,刚好王山也在家,人一喊她立马就过来了。
还没进来就听人叽叽喳喳的说了。
“楼小乔她爹娘来了,不许她盖房。”这是大纲党。
“还要她把钱都交回去,说要他们管着。”添油加醋者亦有之。
“还耀武扬威的要打人呢,楼小乔才说要请村干部的。”
王山皱了皱眉,他不是很喜欢管这种家务事。
这种父母兄弟之间的纠纷,几年几十年都闹不完的都有。
尤其楼小乔家这种情况,离婚以后还是落户到了夫家村里的,就更少有。
王山一进来,就见到了两个看着有些可怜的老人。
要怎么说楼父楼母呢,真的是为了儿子操劳了一辈子。
楼毅那种懒,真是惯出来的,但楼大乔姐妹都不是什么付出型闺女,这些年从没有给娘家分摊过这种溺爱。
所以楼父楼母就跟两头拉不动车的老黄牛一样,艰难的拉着一个千斤重担往前走。
这样的楼父楼母,看着要比同龄的老人更苍老一些,也更可怜。
但王山当了这么多年的干部,评判人可不是用眼睛看的。
“你就是下井村的书记?”楼父一把老泪马上就要掬出来:“书记啊,你给我们评评理,这孩子不孝顺啊。”
粗糙的大手紧紧的握住了王山的,真情实感不要太多。
楼母眼珠子一转,也捂着脸呜呜呜假哭起来,诉说着女儿的不孝。
什么过年回去晃一圈就走啦。
什么也不给他们赡养费啊。
说到底了就是要钱,王山明白了。
“那你们说说,你们的诉求是什么,要楼小乔给你们养老?”王山问。
楼父眼珠子转了转,养老什么的,他又不可能住在下井村,这里他不熟悉。
说来说去,他还是想闺女回去,只要回到上井村,那以后女儿怎么被捏被揉,都是他们说了算了。
“领导,我们家小乔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