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(4/71)
香港回归。港商过来投资建厂的也越来越多,更多的大品牌出现,街上的人打扮的也越来越潮流,一线城市的繁华,比国外的大城市也并不差,张让下意思觉得,这个城市还处在快速的奔跑中。
店长冲这一群人再看了几眼,摇了摇头。
换一个房东,老板还能不能签下租约就不一定了。
一行人走过这一条街,也都是越看越满意。
这边的商业发展的比较齐全,短期内看不到周围有旧改项目会出现。
旧改会影响到片区的发展,有时候一条繁华的商业街,就是因为围着修个地铁,过几年就跟换了个世界一样,商业中心一旦转移,那就是不可逆的。
人流也够,这附近是逛街的好地方。
“你们考虑考虑?”
“价格还有没有办法再低一点?”刘菊花问。
虽然是拆迁来的钱,捡到手里真的是连腰都没弯一下的,但她也不希望自己的钱打了水漂,钱要花在刀刃上,这是她一向信奉的真理。
中介有些为难的说:“这个业主不是很好说话,之前也有人谈过,他不肯降价的。”
张明远立刻表示,回去要好好想一下。
等回到家,全家人一票通过了购买的决定。
第二天约了业主过来当面谈,付款、过户,去办好产证,证件很快也下来了。
张让看着产证上头自己的名字,有些说不出话来:“怎么写了我的名字?”
他的证件都放在父母那边,来之前他都不知道这套商铺会写上他的名字。
刘菊花把那张证件放到公文包里,打算多复印几份留档,这张房产证就不要到处带了,回家里就锁起来,这可是一百五十万,他们一辈子估计也存不到第二个一百五十万。
“你爸爸说以后怕有遗产税,反正是要给你的,办给谁不一样,直接给你了,等你传给孩子们,再以后的事情我们就管不着了。”刘菊花叹道:“以后这个房子的租金也你自己收着。”
之前沪市那套房子租掉了,张让要把租金给父母,他们就没要。
两个人收入本来就不低,再加上也没有什么花钱的爱好,以前就时不时还要给儿子补贴一些。
之前刘菊花到处打量哪家银行的利息高,也不是为了给自己钱,这商铺给到了张让,他以后的工作上的压力也小点,不至于为了钱干些有的没的的事,这也是张明远的意思。
当时刘菊花还不太乐意,想到前任儿媳妇。
这会儿可没有婚前财产,父母出资的说法,只要离婚,这铺子就能被分走一半。
上回儿媳妇闹离婚,不就是要分一半的房子吗?
她只是犹豫了一下,结果楼小乔还大大方方的亮起来自己的底牌,刘菊花就有些后悔了。
楼小乔那样的,能有多少钱?
她都敢说借十万给他们,他们又有什么好怀疑人家的。
再说了楼小乔跟孙娜娜能一样吗,当初孙娜娜可是瞧不上眼他们家,他们结婚的时候,张明远两口子搭着火车来沪市看望他们,孙娜娜都没请她娘家父母见上一面,更别说女方家的亲戚朋友了,气的刘菊花哭了一场。
其实那会儿他们还带了一笔钱来沪市,准备给张让换个大房子,顺便把产证换成小夫妻两个的名字。
结果高兴而来,扫兴而归,当时两人难过了一阵,就没把带着钱过来的事情告诉儿子,这钱又被带回去了。
张明远接过来公文包,冲张让扬了扬手里的东西,笑着打趣:“我敢打赌,你们单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