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下城纠葛(一)(2/3)
下城区中的一些居民曾说,他们当天晚上遭遇了诡异的强劲寒流,就是那个女人的手笔。”老鲤的故事很是合理,听闻此言,魏延吾也是叹息一声,感慨因果纠缠的强劲。
“所以你现在是把原先依附卡彭的那些下城区居民聚拢在了一起,搞了个全是散户的游商团队,所以才跑来向我要免税资质了?”
“这是当然,毕竟这些散户连货物运输都要自己出力做‘搬运工’,若是没有免税资质来确保他们可以降低出售价格,他们的商品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的。而若是他们因此失了稳定的生计,那自然会成为下城区‘混乱’的那一部分,给龙门带来一堆麻烦。”
“这我明白,不过他们不会偷偷往龙门运毒品或是管制武器之类的东西吧?”
“放心,有我监督,不会有这些东西的。”
得到老鲤的保证,魏延吾也是点了点头,吩咐自己的秘书去帮老鲤办这件事情——那些散户赚得不过是一些辛苦钱而已,他堂堂龙门总管,还不至于缺了这些钱的税收。
“对了,如果缺少境外的进货渠道的话,你就直接去找诗怀雅那丫头。她父亲可是国际大老板,有的是点子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不至于,作为老游商,我不至于这点人脉都没有。”
通过一番七分骗三分真的交涉之后,老鲤不但替下城区的那些贫民争到了些许利益,还将深巷血案的后续影响消弭了大半,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。
免税资格的事情谈妥,老魏本以为老鲤已经没什么事情了,不过眼看着老鲤并无离去之意,却又迟迟不说是何事,魏延吾也是催促道:
“怎么,可还有其他要紧之事?”
“谈不上要紧,但的确是一件听起来对龙门有极大利好的事情。只是我对政事接触不多,不清楚其中虚实真假,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。”
“哦?且说来听听。”
“我有一友,在哥伦比亚的一家企业做了五年的研究员,前段时间才回国,途经龙门的时候, 我带着她转了转市场。然后她发现龙门市场上那些从乌萨斯来的新晶体电路板之后,给我说了一些很有趣的想法。”
随后,老鲤便向魏延吾说出了 他编造的‘原话’。
“‘可惜如今这些晶体电路板的供应量不足,若是乌萨斯那边还能供应更多的话,我绝对要拉几个朋友过来,一起组个公司搞电子产品设计。这些乌萨斯产品的性能或许不及哥伦比亚的产品,但价格却实惠太多了,做出的电子产品,一定很有市场竞争力。’”
听到这话,魏延吾也是怦然心动,不过他也是发出了与老鲤当初相同的疑问,说道:
“电子产品设计,应该不止是晶体电路板这一层那么简单吧?且如果我们在龙门搞这种产业,势必要加大从乌萨斯进口的晶体电路数量,对对方依赖性太甚。万一到时候产业规模都形成了,乌萨斯那边却起了‘贪念’,想要自己做这个生意,断了我们的货源,龙门的产业岂不是要因此而被重创?”
“我当时也与你有相同的困惑和疑虑。不过她与我说,其他的材料在龙门都能找到——这里毕竟是国际贸易枢纽之一,采购什么的都很方便。”
“而对乌萨斯技术依赖性的问题,她又说乌萨斯对我们同样有依赖性——因为乌萨斯的人口劳动力和大炎根本没法比,许多作为前置产业之一的轻工业也被大炎完爆。且乌萨斯吃了地理位置的亏,轻工业基础和劳动力的差距几乎不可能补得上,故而在这个交易中,双方算是互相依赖的。”
“甚至我还想,如果龙门能够成功突破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