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3. 卫青,危 新人物出场,义妁和义纵。(3/4)
心她一个人待着孤单,带着她走街串巷。父亲为人医治之时,她常常趴在药箱上仔细观察,听父亲讲医理。至于她弟弟,从小跟土匪似的,天天和邻家的孩子到处跑,一大帮小孩一起,父亲也不太担心。
她大约就是这样渐渐想做医者的。
父亲并没有什么女子不能为医的偏见,将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,还教导她为医要有一颗仁德之心。
她就这样跟着父亲慢慢学习,以为日子能一直这么过下去。
可世事难料,父亲病死了。悲痛欲绝之下,她和弟弟用积蓄将父亲埋葬,手中一时没多少钱了。
好在她的名声在当地很好,能够继续行医攒钱,也足够花销。
可是她很快到了十五岁,女子过了十五还不嫁人,是要交五倍人头税的,光是这五算,就抵得上她自己一年的花销。
弟弟年纪不足十五,能挣到的钱也不多。
她要嫁人吗?如果嫁人,她还能得一笔钱,能让弟弟过得更好一些。
可她更想完成自己的理想,只是这个理想太脆弱,轻易能被金钱击破。
谁知义纵听说她有这种想法,气得发疯跑了出去。
等第二天回来的时候,竟然带了一大笔钱。
“阿姊,你不嫁人,就做游医!你要是嫁人了,夫家能让你继续行医吗?”
“我也不要你把自己赔进去,最后给我一笔钱!”
她感动之下,却更加疑惑,这钱哪来的?
义纵支支吾吾说不明白,她追问良久,义纵才说是和同乡的张次公去做了回强盗。
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弟弟会因此走上歪路,一怒之下用了家法。
说是家法,就是小时候弟弟调皮,父亲总拿板子打他手心。
她一边打一边忍着不哭,问弟弟还记不记得父亲的教导。
在大汉,若是犯了群盗罪或是强盗罪,是要判磔刑的,割肉离骨、断肢体、再割断咽喉,和五马分尸也没什么分别了。
义纵这才从理直气壮变成做贼心虚,她带着义纵去和被抢劫的人道歉赔钱。
要不是她曾经救过那人的命,再加上那时候义纵年纪不大,人家也不会去官府把案给销了。
她和弟弟省吃俭用,努力攒钱,勉强能交上不嫁人的罚款。
后来她刚好听说长安有位姓郑的名医医术精湛,受人敬仰,于是她顿时心生向往。
这条从河东郡到长安的路,不足千里,她走了半年。
可是等她好不容易来到长安时,却吃到了闭门羹。
在大汉,女医的数量远远不及男医,而且多与生产之事相关。
即使她已经小有名气,那位名医也并不愿意教授她,只因她是女子。
她攒的钱在河东郡还算充裕,到了长安便成了捉襟见肘。
几经周折之下,听说尚伯莹为平阳公主诊治,平阳侯府正在河东郡,于是她来到了尚伯莹这里。
“你们也是命途多舛……留下吧。”尚伯莹听了她的经历,也是频频感叹,动了恻隐之心,“长安的屋子不好找,也贵的很,医馆有休憩的地方,你们可以先住下。”
义妁和义纵刚刚道谢,尚谨就从外面走了进来。
“母亲,我回来了!”他一进门就看见有人站在母亲身前,好奇地问,“这是母亲招的人?”
“来,谨,这是义妁和义纵。”
尚谨自我介绍了几句才问:“是哪个妁和纵啊?”
不会是他想的那两个字吧?
义妁答道:“媒妁之言之妁,纵横捭阖之纵。”
尚谨一时间瞪大了眼睛。
义妁和义纵?
历史上第一个被记进史书,名垂千古的女医,也是大汉第一位女国医。
这是怎么跑到他家来的?
“我听说过,河东郡有一位天纵奇才的女医,就叫义妁,没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