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章:指浪(1/3)
阳光明媚,一条绵延长河穿过原野。两岸绿荫成群,野花缤纷,再远,则是大片的稻田,果林,零散村落。悠悠流淌的河面上,大小不一,样式各异的船舶,来来往往。其中一条双层商船,悬挂着三面粗糙风帆,底端还有两排浆轮,速度飞快,转舵灵活。二层的一间船舱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刘景身上。便见他身着宽松衣袍,脚踩罡步,身姿舒展,时而握拳击空,时而竖掌斜劈,动作如行云流水。狭小的船舱内,刘景转步挪移,吐气开声,挥臂踢腿,甩起的衣袖不沾丁点桌角。“呼~”半响,刘景满头汗水的停步收拳,长长吐出一条白白气箭,瞳孔里的光泽渐渐隐去。他在炼《参同炼形法》。这是配合《金芽参同丹》的一门秘法,有打坐运气的静形,与踏罡练功的动形两种。刘景此时演练的是动形。随着他踏步挥拳,体内芽丹则按照运功法门,在经脉,肌肉,筋骨间缓缓滚动,用元力滋养**。直到芽丹滚过身体每一处角落,每一寸血肉都“活”起来,一套功法才算完成。刘景这时,会像是浸泡在温泉里一般,暖洋洋的无比舒爽。最后,将运功中积累的杂气,化作一口气箭吐出。肉身杂质越多,气箭越污浊,肉身越纯净,气箭越纯白。刘景经过瑶池仙酿的洗炼,肉身杂质少之又少,他吐出气箭颜色之淡,便如一道白气。有此底蕴,刘景获得炼形法不过三天,便彻底入门,运转娴熟。他习练这门功法,倒不是为炼形,看重的是功法的另一效用,调和芽丹。几日的修炼,刘景便觉芽丹比之前更灵动,与他的肉身、神念愈发亲和,调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。这不是一门战斗法,只是外丹术的辅修法诀。是刘景从宋瑗父亲手中获得的。那日,东鸣山君随马宝英去向河伯请罪,不久,马宝英领着一位河伯委任的调查使者,返回余城。在刘景的陪同下,宋瑗向河伯使者控诉了东鸣山君的恶行。名叫徐江的巡山游徼,被救醒后,听到东鸣山君已经认罪,便不再抵抗,毫无隐瞒的坦白。使者,刘景,宋瑗等人,随后到东鸣山府,把被软禁的宋家家主解救出来。而有了徐江的表率,山府的其他人没有过多抵抗,全都供认不讳。在此过程中,有两件事,让刘景震动。一是,《金芽参同丹》暴露了。东鸣山君的所有谋划,都基于这门外丹术,要想调查其罪行,自然绕不过它。山君的想象力,让刘景非常震惊。这人竟然能想到用芽丹,培育出一支特殊亲卫,当真有魄力。二是,宋家是云牙派的传人。那位宋老先生说的什么意外发现丹方,深入研究发现是玄门外丹术,根本不是实话。人老成精,果然没错。那位老先生,早就拥有外丹术,只是非常清楚天庭笼罩下的道门处境,不愿承认自家是云牙派传人。可人到暮年,难免畏惧死亡,在长寿**的驱使下,最终将家传的外丹术翻了出来。可惜,尽管老先生百般遮掩,终究还是暴露了,而且是暴露在东鸣山君这样的野心家眼中。某种程度上,宋老先生算是自作孽,还连累子孙受难。更惨的是,宋家的道门后裔身份暴露,日后再难有凡俗的平静。东鸣山君便是坐实欺凌凡俗的罪行,下一任山君,会无视宋家的存在吗?过去,宋家可以自称凡俗。然而在山君逼迫下,宋家家主成功的炼制了芽丹,证明其掌握着云牙派的炼丹术。现在,宋家再难归于凡俗。别说下任东鸣山君,便是沧江河伯,惩罚完现任山君后,难道不会有想法?未来的时势,河伯看的更清,还知晓的更多,定然也会做准备。服下芽丹便能蜕凡脱俗,不过是耗费点灵草,再说也不用培育多高,三转就足够。以河伯的资源,培育一支私人亲卫,会比东鸣山君更容易。那么,掌握炼丹术的宋家,必定难逃河伯的觊觎。刘景的担忧并非多余。那位河伯使者,调查完后,返回河府汇报前,特意叮嘱宋家不得离开余城。理由是审判山君,还需宋家作证,但深层意思,刘景非常明白。刚刚脱困的宋家家主,同样明白。使者话落,那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,脸色当场晦暗,愈发憔悴。使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