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章 嬴政临赵(2/3)
尚且做不到诚心而告,何求公主对您剖开真心?”“这么久。沈姑娘不与我谈起蜀地之事,你还是不肯信我,并非是在下让吕泽入军中。”阿枝姓沈。阿枝侧身,月季花影在她坚毅的美目一扫一晃,语句如此,却没有太多埋怨,大抵是在说一件旧事。“大人身为咸阳专使。何故要在大婚之日强人所难?”李贤有口难辨,“我予沈姑娘看过,吕泽入军的信印真不是我所携之印。姑娘不信我,我无从辩驳。姑娘心有不解,为何不与吕泽当日在古霞口把经过说清?”阿枝长呼一气,凝目有泪。“两年前的事了,我与他对面无言,无处谈起。”“有些事过了便过了,后面说清楚了也不是当初。等到哪一天大人与我感同身受的时候,大人怕就理解了。”她说完,把汤往案上一搁,合门离开。月色之下,唯有月季花与月亮相零星的又是谁与谁?李贤端起手边的汤瓮,看见灯火下自己的孤寒倒影。——许栀看到了很多人,这是她最渴望能看到的,属于战国时期秦国的其乐融融。嬴政光是站在那里,已然显露出他的龙章之姿,腰侧太阿长剑彰显着无可比拟的王者之气,跽坐于中台,无人可见他的神情。李斯依旧套身深黑色官服,比之前在咸阳时不同的唯有多披了个大氅,这几月不见,他下颚留了些胡茬,不减风骨,颇有些沈腰潘鬓之美。先前,她一问王绾,才知他又留守咸阳。此举无疑显露出王绾日后会成为右丞相的种种迹象。她本想把张良举荐到御史大夫处,他们气质相似,该是能够融洽相处。如今来看,只好暂时作罢。嬴政看到下殿那抹亮色,赤色衣裙在黑夜与朝服之间尤为显眼,好似大红色的鲤鱼游曳在水草丛生的潭水之中。他方听了不少赵迁在狱中所言,有些不乐,见到她那璀璨夺目的笑容,嬴政盛满寒冰的眼睛终于松动不少。几月不见,他发现女儿五官长开了许多,一双杏目越像她母妃,眼瞳则黑亮有神,如他。“荷华拜见父王。”嬴政从高台下来,像幼时那样执了她的手,但并没有马上让她坐到郑璃的身侧。嬴政悉数知晓她离开古霞口所发生的一切,从他到邯郸以来到现在,他不曾开口责问她什么。“荷华在邯郸可有什么见闻?”嬴政道。许栀从容笑道:“父王,荷华居邯郸一月且观能人奸臣,皆有瑕疵。”“是何瑕疵?”“荷华之视浅薄,唯空空而谈,言之不尽,请父王恕罪。”“直言便可。”许栀续言:“能者不能居事而制权,奸臣扰乱视听弄权害国。贤者不堪其位,达者去国牟利。这是赵国臣僚之祸。譬如荷华所见邯郸令放显贵,李牧遭迫杀,龙台宫前韩仓腹背之箭。”嬴政下坐一着高级官服的白发长须老者,捋须而笑:“公主之见举例所见如何是空谈,不想公主年轻竟言中通达法之术论。”许栀没有见过此人,只听李斯笑道:“国尉,你且让荷华公主说完。”这精瘦颇有些精干的白发老者,居然就是李斯口中的话唠尉缭——秦国国尉。就是这个老头儿,不愿为秦王效劳,然后跑了,还对外宣传“秦王为人,蜂准,长目,挚鸟膺,豺声。”许栀包括后世多人直接解读,天然觉得这是讥讽。嬴政之貌,姑且当成尉缭在写实,当是算作高鼻大眼,身长健硕,沉声磁音。尉缭非要用动物来形容,不被曲解就怪了。而当下尉缭看似夸奖,却来者不善。好在许栀已然学会了以退为进的谦和,又的确深谙韩国之亡的分析,这才能迎接这个回答。“因荷华当日在韩时多有感悟,不敢称得上国尉口中的通达。”嬴政本就怨恨谁提起往日之事,尉缭是故意想让他女儿想起韩国被挟吗?“依公主之见,如何制臣僚之祸?”尉缭续言。“对上官轻视怠慢,必定获罪,对下属侮辱傲慢,必定失去亲附。近幸左右之臣不受尊重,关系疏远之臣必不安其位。爱人深者,一定急于求贤才,乐得于贤才者,待人一定丰厚。国家即将称霸,人才都会聚集来归;邦国即将败亡,贤者先行隐避。”许栀感谢自己能够将这一千三百字全文背诵,选择其中之一,足够应对当下情景。在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